当前位置:首页 > 中电联会员动态 > 其他

七位院士莅临华北电力大学出席活动并参加“院士华电行”

时间:[2018-06-13 ] 信息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6月9日,恰值华北电力大学60周年校庆服务与支撑国家战略专项中的重要活动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成立之际,七位院士齐聚我校,出席成立大会并参加了“院士华电行”校庆系列学术活动。莅临我校的院士有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金红光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郭剑波院士、清华大学李骏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刘吉臻院士、湖南大学罗安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中国商飞集团吴光辉院士等七人,其中孙逢春院士和刘吉臻院士应邀分别为学校师生作了题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和“能源革命与新能源电力系统”专题报告。活动开始前,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校长杨勇平、副校长檀勤良会见了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院士。

  下午,孙逢春院士、刘吉臻院士做了专题报告。孙逢春院士首先就“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作学术报告。他简单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并通过能源紧缺、碳排放空气质量等现实问题引出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的特点,阐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性。他从《中国智造2025》谈起,站在国家意志的角度描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目标,并围绕电池产业、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和车联网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讲解。他指出,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命脉是芯片,重点是材料,关键是工艺,核心是高端装备的制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孙院士重点介绍了家用慢充、自动更换、储能快充和无线充电几种主要方式。“电动汽车也怕冷”,在他看来,目前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内部自加热的全气候电池中,低温电池和温控仍然是电池的关键技术。孙逢春院士还对车网互联实现实时监控进行了进一步介绍。

  刘吉臻院士就“能源革命与新能源电力系统”作专题报告。刘吉臻院士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做了简要介绍,他指出,低碳化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目标,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比重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他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发展瓶颈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现状,并指出我国能源发展“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是灵活性约束、外送能力约束与安全性约束,鉴于此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以及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主题。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新时代能源的发展方向是安全高效、清洁低碳与灵活智能。刘院士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输电技术以及新型用电方式与供需协调。

  刘吉臻院士的报告围绕能源革命的背景以及国家战略发展路线,详细阐述新能源革命中电力系统创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并且结合国家能源交通融合研究院成立的契机,指出交通电气化的重要性以及电网与路网融合性的发展需求。刘院士的精彩讲解,对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先进工作者”、“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与驱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系统、车联网等系统工程技术体系。

  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学部委员,机电与运载学部常务副主任;国家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bet365官方下载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lFellow IET);《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工业过程测控理论与技术。